宝博BaoBo新闻

在传统上男性主导的调香师行业她们如何闯出自己的天地?宝博体育

  作为小众香水文化的创始者之一,香水档案馆Osmothèque的前主席、第一位获得国际青年调香师大奖的女性Patricia de Nicolaï,其光鲜的履历背后依然不无遗憾:因为她的女性身份,即使是娇兰家族成员中极具天赋的一位,却依然无法继承娇兰。

  如今谈起这件事,Patricia唯一的感慨在于,她无法真正了解隐藏于这个家族的丰富遗产。但另一角度来看,她前往ISIPCA香精学院,从不同的老师与前辈那里获取知识,反而扩展了视野。1989年,当她与丈夫决定创立自己的品牌Nicola时,由于没有资本运作市场与推广,所有作品都忠于她自己的想法。Nicola香水一方面代表着巴黎的时髦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她欲借此让消费者认识其背后的创作者,这和娇兰以及当时的香水传统背道而驰,却也意外地促成了小众香水的发展。

  “不得不说,时代发生了变化。现在有80%的ISIPCA香水学院硕士在读是女性。现代香水行业的创意团队非常女性化。显然,曾经对我的歧视已经消失了。老实说,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调香师首先是艺术家。”

  Patricia并不太在意行业里的性别标签,即使有一部分质疑女性荷尔蒙会影响嗅觉的论调,她都嗤之以鼻。她认为,人类本身的嗅觉敏感度就参差不齐,这和性别无关。她用身边的实例回击道:“其实男女都存在对某些气味不敏感的现象,比如我曾经合作过的男性调香师Maurice,他就闻不到合成麝香,反而我就很敏感。”

  谈起创作,Patricia依然和初入行时一样兴奋,她聊着自己从业多年的喜好变化:早期热爱各种玫瑰,而现在更偏爱橙花。当然,她并非只爱天然原料,合成原料于她也是非常重要的。调香就如同绘画,需要有各种颜料组合,才能完成内心的创作。

  为百分百传递法式香氛理念,作为法国香氛文化的代表,并坚持在法国生产制作的Nicola香水,在创作上也遇到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对于香气理解的参差。Patricia谈到,她10年前创作的无花果茶香水是中国市场的销量冠军,在美国也极受好评;而这个她当时独自在伦敦完成的作品,香气却与彼时的整个潮流格格不入,因为她添加了大剂量的源自中国的桂花精油。但这是她自由表达的结晶,而中国的消费者显然记住并理解了这种香气,一方面源于中国人对于桂花的熟悉,另一方面这就是它的风格,让人一闻之后印象深刻。最后,她还悄悄透露,她正在打磨一支新鸢尾香水,会围绕皮革与紫罗兰来塑造,她想打造一种柔和、充满自信、摩登现代的鸢尾香气。

  作为首位执掌Cartier的专属调香师,Mathilde Laurent用实力创造了一座与众不同的香氛世界。艺术世家出身,但Mathilde从小就是一个对气味敏感的人。这种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她母亲怀胎时期。用Mathilde自己的话来说,她能很清晰地记得母亲身上的气味,毕竟鼻子是胚胎最早成熟的器官。正是这样的胎教使得香气引导了她的生命进程,进而立志从事与嗅觉相关的工作。当她前往ISIPCA香水学院学习时,才在某节课上发现了幼年时萦绕在脑海中的那抹母亲身上的香水味这份神奇的渊源正是她在这个行业中坚持的理由。

  当谈论身处于这个男性主导的行业有何挑战时,Mathilde坦言,这完全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作为古老的职业之一,香水业中的调香师原本只有男性从业者。这并非由于男女之间存在体力与智力的差别,在她看来,人类的头脑和创造力是不分性别的。

  纵观Cartier香水世界,不难发现,Mathilde并非其他调香师那般需要从各地采风,她更多的是关注Cartier自身的底蕴。但细究创作本身,Mathilde其实精简了配方,香气却依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香材原料本身如同宝石一般,并没有所谓的代表性,只有通过调香师的创作与设计,才能展现品牌印记。而Mathilde试图让每一支香水都有一个极具辨识度的核心成分,如同Cartier珠宝设计中的主石,而其他的香料都是为了烘托其本身的纯净。

  从另一种角度看Mathilde,她又绝非固守传统的调香师。对前沿科技充满好奇与敏锐度的她,甚至思考着如何将香气融入元宇宙概念之中。于她而言,这样的宇宙怎么可以只有视觉与听觉呢?如果可能,Mathilde想要在这个宇宙中植入丰富的气味,甚至连虚拟偶像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香水。而她和不同的科学家、艺术家们持续创作的“OSNI,不明嗅觉”项目,也正是其探索气味艺术无限可能的成果。

  作为Herms专属调香师,Christine Nagel在成为调香师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坎坷。她不是调香师的女儿,也不是出生在法国南部的格拉斯。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位女性。在她入职这个行业的时候,女性和调香师是完全不相容的。但就是在那样看似开局不利的前提下,Christine依然凭借顽强的性格与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

  之所以这么执着地想要从事这一行,一切都源自于Christine偶然的一瞥。她最初学的是有机化学,之后加入芬美意香精公司做市场分析员。某日,她透过办公室窗户,看到调香大师Alberto Morillas正让两个年轻女人试用他的新香水,她看到了她们的微笑,感受到了她们的快乐。那一刻,她确信调香师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她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香水风格,“在我的香水创作中,也许会对材料、触感和手感特别在意,我用很少的原材料来创作。因为我坚信,其本质必然是简单的。这属于女性化吗?我留给你们做评判。”

  Christine坚信香水创作也是一门艺术,就像所有的艺术一样,不应有性别之分。就如同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于气味的认知也迥异。比如在东方乃至印度文化中,男性可以带着玫瑰和广藿香。决定性别的并非是香水,它在男人的皮肤上变得男性化,在女人的皮肤上就呈现女性化。

  Herms的香水传统也有别于一般品牌。自1951年以来,一连串伟大的调香师加入到这个品牌,他们秉承着法国香水的传统,并依附于Herms的品牌精神,持续不断地革新与创作,在香水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抹气味。香水也成为很多人入手Herms的第一件产品,这对专属调香师而言充满着挑战与成就感。成为品牌香水部门总监后,每天早上八点半,Christine就会在办公室与助理讨论当日的行程安排。早晨通常是Christine嗅觉最灵敏的时刻,她总是在此时抓紧时间进行创作。每日,这些香气都会在她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迹、邂逅和专属的瞬间,调香师把它们储存在记忆中,等到恰当的时机,再让它们呈现在不同的香味中。

  Herms追求真实触感与恰到好处的克制,这仿佛与如今喧嚣的网络世界格格不入。面对虚拟世界的冲击,Christine将其理解为另一种营销技巧,为了迎合那些热衷于通过首选目标提高知名度、展示新品、建立客户忠诚度甚至创建社区的品牌的欢迎。但Christine也并非完全排斥前沿科技,这点从她对于人工智能在香水产业的运用态度上可见一斑:AI无法替代人类的想象力、梦想、情感和敏感性,但人工智能确实是一种辅助创造的强大工具,它可以引导调香师在创新中找寻新路径,更加大胆地超越现有的理论知识、习惯和反应,从而构建起新的香水创作。

  如果觉得Lyn Harris这个名字陌生,那么Miller Harris或许会唤起熟悉感。这是她在2000年创立的第一个香水品牌,之后她又打造了独立香水品牌Perfumer H。Lyn不断强调自己是英国极少数真正接受法国正统调香师训练的人,以此区别于伦敦其他几个由女性创立的香水品牌。回看这两个品牌,代表着不同时期Lyn的写照。Miller Harris香水是复杂的,那个时候她还非常年轻,有太多的情感需要表达,每一次的创作都满盈到溢出;而Perfumer H则去芜存菁,极致简洁。每一支香水看似蕴含着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气味,如墨水、盐或黄瓜等,却绝非还原写实,透露出英国人的古怪与幽默。

  Lyn清晰地记得她在法国学习调香的经历,一个穿着运动鞋的英国女生,与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但她的两位老师却给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都对她今后的创作影响深远:一位是在巴黎的女调香师Monique(调香大师Jean Carles的弟子),另一位是著名香精公司罗伯特家族的第二代调香师。Monique让Lyn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共处,释放本性,自由地创作;而罗伯特则以学院派的严谨教导Lyn用简洁的方式谱写香水配方,注重香气结构。这个家族并没有歧视这个异乡女孩,反而委托家族中可爱的调香大师来照顾她,全神贯注、日复一日地训练她。也因为罗伯特是全球最大的天然香精香料公司宝博体育,潜移默化下,Lyn对天然原料与自然着迷。她坦言,在学校的时候,没有人在意自然,大家都喜欢使用合成原料,嘲笑她的执着。但就是这样的坚持,造就了Lyn如今与众不同的香水世界。英国文化也体现在她的香水创作上,英国时尚是融合,Lyn的香水同样如此。曾经被老师诟病的情绪化,也成为她的优势所在,创作的香气诠释了另一种鲜活的力量。

  Lyn从不避讳女性身份在这个行业的边缘化,却享受这个身份带给她的独特感悟。比如怀孕,这是她人生中的重要经历,儿子的出生令她感受到了之前从未领悟的气味特性。有一次,她将儿子抱入怀中,因为儿童体温很高,其后颈皮肤使得她身上的岩兰草香气呈现出不同的质感,这让她对于岩兰草有了与之前迥异的体验,也是美妙的时刻。

  在她看来,男性调香师可能更关注香水的结构与技术,但她更爱自然的表达。Lyn将自己看作一个创作者,虽然如今市场上每年都会推出大量的新香水,但绝大多数都是互相复制的无趣的商品,而她的使命就是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创作,否则从事的这个行业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如果找不到灵感,她就会去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最近她就在琢磨源自罗伯特香精公司的天然胡椒精油,它释放出一种如木质般的奇妙气味;还有一些非常有趣而不常见的原料,如白米或芝麻。通过研究这些天然原料,Lyn的灵感就不会枯竭。

  中国独立香水品牌起步虽晚,却随着国力增强与文化自信而迅速占据大众视野。香水是一种舶来品,因此中国消费者对于国产香氛的态度也是迥异的,价格、品牌知名度、包装以及创作理念等因素都左右着市场对于品牌的认可。

  乂㸚制香的创始人YILI LI在职业编剧的道路上摸索一番后,因无法忍受别人的改稿而毅然离开,于2018年成立了自己的嗅觉艺术工作室。YILI属于自信自我的创作者,她需要一个没有顾虑的创作环境,而嗅觉恰恰符合她对于创作语言的认知。在她看来,气味是一种被人忽视的媒介,却使人充满想象,满足了她当下表达的欲望。所以她创始的乂㸚制香是戏剧化的,矛盾与冲突的撞击。

  国产调香因为起步晚,所以还在各种摸索。面对各种批评,YILI觉得,“直面赞美抑或批判,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把它拆解开来看,就能获得理性带来的安定,而绝不该倚靠创作者的自恋。但创作阶段的自恋是大有裨益的,全心投入,如有神助;一旦作品完结,就交由使用者,这时候反而要摒弃自恋自满,抱着一种毫无傲慢的臣服去聆听作品交互带来的磬石之音。搞艺术不是奥林匹克比赛,不需要带着赢的心态往前走。流水不争先,争滔滔不绝。一个创作的诞生,起心动念是抒发,而非沟通。既然不是沟通,自然不需要寻求理解,又何谈不理解呢?”

  时光馥创始人傅杰妮是北大新闻系高材生,并在巴黎取得了哲学硕士,与此同时,她也是最早一批完成了法国格拉斯香水学院调香师课程的中国人。

  傅杰妮将香氛创作看作是她对于世界、生命和自我的探求,就如同下意识的低喃,是自然流露与迸发的必要,其行为无法解释。因此,时光馥探索“物”到“心”的联结,有着对于世界、存在、事物关系和创造的认识。

  对置于调香师前的女性标签,傅杰妮也给出了教科书般的认知,“在格拉斯香水学院时,专门有前辈谈论过。从职业角度,一般不会区分男调香师和女调香师,法语里调香师一词不分阴阳,都叫Parfumeur,除非特别想强调自己是女性的才会写成Parfumeuse,这和Professeur(老师)一词一样。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技术为先的职业,所以不分男女。调香师们练习基本功时,都需要学习掌握女香调配和男香调配,我当年的男香调配反而是老师觉得比女香掌握得更快更优秀,我愿意花更多功夫在女香调配上。但进一步到创作层面的话,尤其是艺术创作,男性和女性的特质会更明显地区分出来。女性天然的直觉性、敏感度、社会角色等带来的视角、生命历程等,都会赋予创作区别于男性调香师的呈现。个人认为女性身份在创作上可能有更多的泉眼,不知道这是否称得上优势,但其温柔、丰腴、坚韧、深邃的底色,能为创作带来可挖掘的厚度。”推荐